「都市裡的離島假期:把大嶼山慢活搬進香港蝸居」

「都市裡的離島假期:把大嶼山慢活搬進香港蝸居」

「都市裡的離島假期:把大嶼山慢活搬進香港蝸居」

Blog Article





站在中環高樓的玻璃幕牆前,看著維港繁忙的船隻,突然好想念大嶼山長洲的悠閒步調——海風、單車鈴聲、茶餐廳外的麻將聲。其實,想要這種離島氣息,不一定要搭船出走。透過巧妙的空間設計,全屋裝修時完全可以將大嶼山的度假感「移植」到市區住宅中。

捕捉離島的靈魂元素


室內設計要打造離島風格,不是簡單掛幾幅漁船照片或擺些貝殼裝飾就夠了。真正的大嶼山美學,藏在材質、色彩和空間節奏裡。

首先從色彩著手。離島的藍不是維港的深藍,而是混著陽光的淺水藍,搭配沙灘的米白和漁船的木色。在客廳主牆使用帶灰調的藍,地板選用淺色實木或木紋磚,再搭配籐編傢俱,立即就能喚起長洲沙灘的記憶。

材質選擇更是關鍵。全屋裝修時可以大膽使用粗糙質感的塗料,模仿離島老房子的牆面;廚房選用帶鏽蝕感的金屬面板,呼應漁港的工業元素;浴室則可鋪設鵝卵石紋理的地磚,赤腳踩上去時,彷彿站在大嶼山的海邊。

打開空間的度假節奏


離島最迷人的是那種「慢」的氛圍,而香港住宅最缺的正是空間的呼吸感。設計師常用的手法是創造「不完美的對稱」——不要將傢俱擺得整整齊齊,而是故意錯落放置,模仿離島隨性的空間感。

例如客廳可以不安裝主燈,改用幾盞高度不一的吊燈;書架不一定要貼牆,可以斜放在角落,就像長洲小巷裡突然出現的雜貨攤。全屋裝修時保留一些「未完成感」,比如故意露出部分磚牆或木樑,反而更能營造離島的質樸氣息。

室內外的模糊界線


大嶼山住宅最讓人羨慕的,是總能模糊室內外的分界。香港高樓雖然沒有庭院,但可以透過設計創造類似效果。

陽台是關鍵。將陽台地面延伸到客廳,使用相同材質;或者安裝大幅落地窗,讓陽光能深入室內。如果沒有陽台,也可以在窗邊打造一個「偽陽台」——架高木地板,放上兩張籐椅和小茶几,立即變成看街景的發呆角落。

全屋裝修時,不妨參考離島茶餐廳的開放式設計。廚房可以做成半開放式,用吧檯取代隔牆;甚至浴室也能採用霧面玻璃隔間,讓光線穿透,創造空間的流動感。

離島生活的五感體驗


真正的離島風格不只視覺,還要喚醒其他感官記憶。

聽覺上,可以選擇竹簾或木珠門簾,風吹過時會有輕輕的碰撞聲;嗅覺方面,在空調出風口加裝香薰系統,選擇海鹽或檸檬草等清新氣味;觸覺則來自各種自然材質——亞麻布沙發、粗陶餐具、手工吹製的玻璃器皿。

有位住在太古城的事主分享:「全屋裝修後最驚喜嘅係個浴室,設計師用咗特殊塗料,沖涼時牆面會散發淡淡海藻味,真係好似喺大嶼山度假屋咁。」

現代生活的離島智慧


當然,完全複製離島生活不切實際。香港住宅需要的是「離島精神」的現代詮釋。

收納要更聰明。可以用漁船艙為靈感,設計隱藏式儲物空間;廚房雖走復古風,但必須配備現代化設備;工作區雖然佈置得像海邊咖啡廳,但人體工學椅和高速網絡一樣不少。

這種混搭反而創造出獨特的「港式離島風」——既有大嶼山的悠閒,又不失香港的效率。正如一位設計師所說:「唔係要逃避都市,而係喺石屎森林入面,劃出一個可以深呼吸嘅角落。」

下次當你覺得城市太壓迫時,不妨想想:或許需要的不是一趟離島旅行,而是一個把旅行帶回家的空間設計。全屋裝修不只是改變居住環境,更是重新定義你與這座城市的關係——在快與慢之間,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。





Report this page